CMS程序网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CMS程序网 > dedeCMS程序 > 正文
《我的姐姐张爱玲》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的姐姐张爱玲》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提示:

《我的姐姐张爱玲》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的姐姐张爱玲》(张子静季季)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PvBkrhGNL3MCFUS3b6diQ 提取码:lpgq 书名 :我的姐姐张爱玲 豆瓣评分:7.0 作者: 张子静季季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 2009-9 页数: 284 内容简介 : 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的人生旅途,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回忆姐弟身世,家庭变故,人世沧桑…… 作者简介 : 张子静,1921年生于上海市,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肄业,曾任职中央银行扬州分行、无锡分行,1949年后在上海浦东郊区任小学语文教师及中学英文教师,1968年底自黄楼中学退休。 季季,本名李瑞月,台湾省云林县人,1945年生。1963年省立虎尾女中毕业,放弃大学联考参加救国团文艺写作研究队,获小说组比赛冠军。1964年3月开始专业写作,6月成为第一批皇冠基本作家。专业写作十四年。198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作家。1978年进入新闻界服务。曾任《联合报》副刊组编辑;《中国时》报副刊组主任兼《人间》副刊主编;时报出版公司副总编辑;《中国时报》主笔。2005年2月自《中国时报》退休。出版小说《属于十七岁的》、《异乡之死》、《拾玉镯》;散文《夜歌》、《摄氏20-25度》;传记文学《我的姐姐张爱玲》(与张子静合著)、《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等十余册。...

《我的姐姐张爱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提示:

《我的姐姐张爱玲》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我的姐姐张爱玲》(张子静)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yZaHRjdp9oXHuP6wmOS9w 密码:82c0 书名:我的姐姐张爱玲 作者:张子静 豆瓣评分:7.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年份:2009-9 页数:284 内容简介: 同一个秋千架上的童年,截然两种的人生旅途,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回忆姐弟身世,家庭变故,人世沧桑…… 作者简介: 张子静,1921年生于上海市,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肄业,曾任职中央银行扬州分行、无锡分行,1949年后在上海浦东郊区任小学语文教师及中学英文教师,1968年底自黄楼中学退休。 季季,本名李瑞月,台湾省云林县人,1945年生。1963年省立虎尾女中毕业,放弃大学联考参加救国团文艺写作研究队,获小说组比赛冠军。1964年3月开始专业写作,6月成为第一批皇冠基本作家。专业写作十四年。1988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作家。1978年进入新闻界服务。曾任《联合报》副刊组编辑;《中国时》报副刊组主任兼《人间》副刊主编;时报出版公司副总编辑;《中国时报》主笔。2005年2月自《中国时报》退休。出版小说《属于十七岁的》、《异乡之死》、《拾玉镯》;散文《夜歌》、《摄氏20-25度》;传记文学《我的姐姐张爱玲》(与张子静合著)、《休恋逝水──顾正秋回忆录》等十余册。主编1976年、1979年、1986年、1987年年度小说选(尔雅版);1982年台湾散文选(前卫版)等十余册。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张爱玲对自己的亲弟弟态度这么凉薄?
提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张爱玲对自己的亲弟弟态度这么凉薄?

张爱玲有一个胞弟叫做张子静,张爱玲小时候和张子静的关系非常紧密,他们相差一岁,无论是吃还是玩都能愉快的相处,但是这种和睦的氛围却因为一个人被打破了,也因为这个人张爱玲对弟弟心灰意冷。 张爱玲过世时张子静没有在身旁,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姐姐离世的消息,实际上在那之前张爱玲已经在美国独居多年,张子静对她早已音讯全无,他们之间就如同陌生人一般。而张子静却始终惦念着姐姐,不过在张爱玲看来,似乎他们姐弟之间的情分早已结束了。 每每提到张爱玲和胞弟张子静的关系,世人总是会批评张爱玲过于凉薄又自私,实际上张爱玲对张子静态度的转变并不是因为她出了名就忘本,也不是自私的缘故,她早已将这段不想再提起的伤心往事写进了《小团圆》里。后来有细心的读者在这部书里找到了些许答案,也明白了,凡事自有它的缘故。 01 姐弟情深 张爱玲的童年生活里因为有张子静的陪伴增添了不少欢乐,而且张子静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帅哥,在张子静出生以后,家里人都非常开心,因为这一胎是个男娃,还因为他眉目清秀。看到如此惹人怜爱的弟弟,张爱玲有一丝骄傲,也有一丝嫉妒,在这个封建大家庭里,她知道,从今以后,弟弟将会比自己重要许多。 不过张爱玲却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她反而因为弟弟的出生感到欣喜雀跃。更加重要的是,当时张爱玲所处的成长环境还算不错,甚至是家世显赫。张爱玲的祖母是李鸿章的长女,所以在旁人看来,张爱玲是出生在蜜罐里的小公主。可是张爱玲在出生以后的所见所闻更多的却是世态炎凉和破碎的家庭,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太过于悲凉,所以张爱玲的小说里总是悲苦多于欢乐。 但是小小的张爱玲每每想到弟弟张子静,就不会感到孤单,不过这样的日子却很快就结束了,因为后来父亲和母亲的关系越来越差。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典型的遗少,他坐拥家产,可是却没有什么能力。张爱玲的母亲和他结婚以后就认清了他好吃懒做的本性,所以深感未来无望,他们开始不停地争吵,家里的氛围很紧张。直到母亲离开了这个家,才终于让战火熄灭,可是张爱玲却从此失去了母亲的照顾。 02 弟弟的背叛 失去母亲以后,张爱玲更加重视自己和弟弟的关系,因为这个时候父亲把一个女人娶进门了,这个女后来就成为了张爱玲的继母。张爱玲对继母的敌意毋庸置疑,毕竟在当时的张爱玲眼中,就是这个女人抢走了父亲,张爱玲一直认为弟弟和自己的想法是一样的,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弟弟竟然是一个叛徒。 张子静对这个继母的接纳度很高,似乎无论是亲生母亲也好,还是继母也好,她们在张子静看来没有什么差别。继母并不是一个善茬,自从她进门,姐弟俩就开始没有好日子过,有一次张子静被继母打了,张爱玲马上过去替弟弟说求情。 张爱玲以为弟弟会因此怨恨继母,可是谁成想他却认为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张爱玲慢慢看清了弟弟得过且过的态度,张爱玲认为弟弟很没有骨气,所以就和他渐渐疏远了。这一段过往,张爱玲清清楚楚的写进了《小团圆》,书里的九莉和九林就是他们这对姐弟俩的真实写照。 03 老死不相往来 张爱玲认为弟弟的态度和做法就是一种背叛,他背叛了生母,也背叛了自己。后来张子静就如同继母的亲生儿子一般和她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继母对张爱玲却更加刻薄。甚至有一次在和张爱玲发生矛盾以后,竟唆使张爱玲的父亲毒打她,当时如果不是家里的老佣人拦着,张爱玲可能会被父亲活活打死。 那以后张爱玲就被关了起来,后来张爱玲从家里逃了出来,她当时决定再也不回那个家,无论是父亲也好还是弟弟也好,再也没有半点瓜葛。 不过后来张子静却四处寻找姐姐,他创办社刊的时候还希望让已经成名的张爱玲给自己写文章打响第一枪,可是张爱玲却婉拒了。张子静晚年穷困潦倒,张爱玲却把自己的遗产留给了别人,没有给张子静留下一分钱。也许张爱玲只是希望让张子静认识到,因为他没有骨气,不仅失去了这个重要的姐姐,生活也一团糟。 张子静离世之前看着姐姐生前所写的文章时,才忍不住流下悔恨的泪水,只不过这一切已经晚了。

弟弟在张爱玲被父亲痛打时未帮她,张爱玲一生对其冷淡,永不原谅
提示:

弟弟在张爱玲被父亲痛打时未帮她,张爱玲一生对其冷淡,永不原谅

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当中,赵薇饰演的依萍在雨夜被她的父亲用鞭子狠狠地打了一顿,只因为她在讨要生活费的时候,没能忍住为自己和母亲的遭遇打抱不平,她傲慢的态度和尖锐的话语将父亲陆振华彻底激怒,最终挥起了手中的马鞭,而她的弟弟陆尔豪正是那个递鞭子的人。 虽然两个人因此结下了仇怨,屡屡爆发冲突,但在电视剧的后半部分,还是解开了心结,重归于好。电视观众们当然更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但是类似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没有这么圆满,知名女作家张爱玲和她的弟弟张子静在早年也有过相似的经历,这位 情感 强烈的姐姐作出的选择是与他老死不相往来。 张爱玲和张子静 张爱玲,籍贯上海,1920年出生,本名唤做张焕,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大臣,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父亲张志沂继承了先辈留下来的家业,也称得上是名门望族、书香世家了。 2岁的时候,张爱玲跟随家人搬到了天津,不到4岁,她就开始进私塾上学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张爱玲虽然看起来出身显赫,受到的教育也非常优秀,但她的家庭却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美好。 父亲张志沂是在祖父祖母的严格管教下成长起来的,他一方面是个典型的大家公子,爱好古诗文和古典文学,彬彬有礼,另一方面,他又处在新旧交替的时代,在小人的巴结和许多新奇的诱惑下迷失了自己,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常见的瘾君子。 张志沂进入到官场后,恶习更甚,他不仅吸食鸦片成瘾,还开始在外面嫖妓,甚至要把喜欢的几个纳为小妾,这些都是妻子黄素琼无法接受的,这位思想先进、精神独立的新女性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丈夫,去到欧洲留学。 母亲的离开对张爱玲和她的弟弟张子静来说是非常重大的打击, 没有了母亲的庇护和关爱,二人只能独自面对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因为吸食鸦片变得越来越暴躁的父亲。姐弟俩相依为命,互相帮助,对这个弱不禁风的弟弟张爱玲也非常疼爱,由于心情阴晴不定的父亲常常对他拳脚相加,张子静变得越来越胆小懦弱。 十七岁的时候,张爱玲因为留学的问题与父亲和继母爆发了冲突,她想要去到英国继续深造,但两个终日玩乐的大人不想为此花费大笔的支出,于是一直以家里经济情况不行为借口,不肯同意她的请求,这让张爱玲无法接受,如果像她们这样的家庭都不能负担,那可能就没人能出国了。 她不想放弃,于是不停地向父亲请求,甚至对继母孙用藩低声下气,无奈两人始终不为所动,张爱玲情绪激动,终于和他们爆发了争吵,一来二去, 本来就因为毒瘾性情暴躁的张志沂再也无法忍受女儿的纠缠不休,对她实施了家暴, 一个成年男人对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动起了手,力量悬殊,又是在气头上,结果可想而知,家里的佣人实在看不下去这样的场面,奋力拉开了张志沂,才让张爱玲逃过了一劫。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件事过去之后,张爱玲最恨的不是暴虐残忍的父亲,也不是煽风点火的继母,而是袖手旁观的弟弟张子静,她被打之后又被关进了房间,身上伤痕累累,心中苦不堪言,除了家里的老管家之外,没有一个人前来关心他,包括那个她最疼爱的弟弟,也始终没有露面。 也许正是因为曾经的爱之深,才有如今的恨之切,对于父亲和继母,她早已心灰意冷,所以即使身心俱伤也只是埋怨与憎恨,但那个 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弟弟竟然能够做到如此冷漠,实在是让她伤心欲绝,无法原谅。 究竟张子静为什么会这样呢?答案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他本来就是个柔弱的孩子,在父亲长期的家暴下更是变得胆小如鼠,唯唯诺诺,不敢有任何忤逆的举动,面对暴怒的父亲,他不至于内心毫无波澜,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但有些事情就是这样,一旦发生了,就再也无法挽回。从那天之后,张爱玲开始疏远张子静,留学之后更是再也没有与他联系,直到80年代,她在美国收到这位弟弟的来信,大意是希望成名的张爱玲能够在资金上帮他一把,让他顺利成婚,可惜这么多年过去,张爱玲始终没有原谅张子静当初的所作所为,如今又何谈愿意帮他呢? 1999年,在张爱玲逝世后的第二年,张子静离开了人世,他也许到死都不理解姐姐对自己如此绝情的原因,以为只是际遇变化后的人情消散,又或者他其实知道了其中的缘由,但因为懦弱的性格,也再没有勇气和这位曾经保护过自己的姐姐解开心结,重归于好了。

为何张爱玲说“如果你了解我的过去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提示:

为何张爱玲说“如果你了解我的过去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之所以张爱玲说如果你了解我的过去,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是因为有一些人现在所处的状态是一般人理解不了的。但是我们总是以肉眼看见的东西为准,通过这个来评价其他人。但当我们了解实际情况之后,我们就会觉得他现在的状态是和过去的遭遇有关了。那个时候我们才会理解他过得有多么的不好。 现在的人压力都特别大,但是他们又不知道如何去释放压力。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选择用很多极端的方式去释放。但这个时候往往会造成其他人的不满。他也会被其他的人指责。有一句话是未经他人苦,怎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所以在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承受了多大的痛苦的时候,我们不要轻易的去评价这个人。可能他承受的压力已经压的他喘不过来气了。 张爱玲说的话其实特别有道理,而且张爱玲总能用一句很短的话来解释很多人的心境。也是通过张爱玲说的话,让更多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些人说张爱玲说的话是心灵鸡汤,但是有的鸡汤如果能抚慰人的心灵,那他就是好鸡汤。我之前也遭遇过张爱玲说说的这种情况。在一次工作中我受到了特别大的打击,当时特别的自暴自弃,但是身边的人对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好好想开就好了。有时候事情放到自己身上是很难想开的。别人说一句话总是很容易。但只有当事人才知道那种难过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出来的。 所以说,如果你了解我的过去,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就是因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感同身受。所以希望不要通过肉眼看见的东西就去评价其他人,因为有些人承受的苦真的是很痛。

张爱玲: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提示:

张爱玲: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四十年代的上海,低调奢华,自由开放,骨子里透露着文艺的气息;

她,簪缨世族,惊世之才,生命里镌刻下的都是传奇;

她是,张爱玲。

穿越这场民国烟雨,着一袭素锦旗袍,撑一把油纸伞,和这位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来一次心灵的邂逅,不求懂得,但求遇见。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父亲是张廷重,母亲是黄素琼,两位算是家世上的门当户对,精神层面,可谓差之千里。

父亲沉迷黄赌毒不可自拔,母亲深受西方文化和五四精神的影响,不像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对于这样的婚姻生活,母亲毅然选择的是说服自己的小姑子,两个人一起远渡重洋,出国留学,这一年,

张爱玲只有四岁!

这样没有爱的家庭,和童年痛苦孤独的生活,让张爱玲过早的尝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造就了她孤傲、倔强的个性。在她后来的每一篇小说里,我们都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一笔一划对人性的层层解剖,对情感的极端矛盾和冲突,她把她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完美的跃然纸上。

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注定让张爱玲,缺少爱,注重爱,直到等到那个解开她心灵密码的人,那个她认为懂她的人!这个人就是,胡兰成,一个文艺而走心的汉奸,比那时候23岁的张爱玲大了14岁,已经是一个妥妥的情场老手。有才,也有手段,作为一个才子政客,他在当时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对张爱玲而言这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她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后写到:“遇见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儿来。”

1944年的8月,她与这个她爱的人,结为夫妇,签订终身。没有婚礼,也没有结婚证,只有一纸简单至极的婚书:“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出自张爱玲,后两句出自胡兰成。一纸婚书,永结为好,可见张爱玲对胡兰成的信任和痴爱。

可终究世事难料,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胡兰成,逃亡一路,也风流一路,即使张爱玲在千辛万苦的奔波中寻觅他。“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张爱玲的深情,并没有唤回那个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在确定胡兰成无法在她与小周之间,做出选择时,第二天,乘船离开温州,那天温州城下着大雨,可想而知,张爱玲离开时的心情和委屈!

原本以为张爱玲可以决绝的离开胡兰成,结果她一直邮寄生活费给胡兰成,直到胡兰成脱离危险,有了安稳的工作,再一封诀别书信,“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的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附上三十万的稿费,那是她写《不了情》和《太太万岁》全部的稿费!

她以这样的方式,跟自己的爱情告别!对自己曾经的勇敢无畏做个了结,虽然她说“你问我爱你值比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是我从字里行间读到了失望,感到了心疼。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1956年,张爱玲在美国遇到赖雅,一个大她三十岁的不知名的作家,一个每月靠52美元社会福利金过日子的老男人,但是张爱玲和他结婚了,理由我们应该猜得到:因为赖雅懂她,比胡兰成还多了一份痴情!

这两条对于,忠于内心的张爱玲来说,无疑是没有抵抗力的!可悲的是赖雅身体年老多病,但是张爱玲为了两人的生计,奔波于美国和香港,没日没夜的翻译挣取稿费,给赖雅治病,那期间,很多人会觉得张爱玲有无数次可以摆脱这个“年老多病”拖累自己的男人,可是她负责赖雅到老,直到1967年赖雅去世。

之后三十年的时光里,张爱玲以赖雅夫人自居,多年以来每每谈到此处,我想很多人都会不解,张爱玲就是找虐的,甚至一度揣测是否这样虐,才可以刺激写作的细胞!

我一点也不这么认为!

张爱玲的两段主要情感里,她对爱情对婚姻的态度很明显,不管命运如何安排,我始终等待那个懂我的人!认真而努力的对待自己的感情!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廖一梅,在《柔软》里说过:“这个世界上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

在社会越发进步的今天,物质自然是越来越丰富,试问我们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初心不改,愿得那一心人!更多是找了个合适的人,过着看似合适的生活!

这样能“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倒也不排除一种幸福的人生,可悲的是人总是在得到物质后渴望精神,在一次次的“自我开脱”中追寻“纸醉金迷”的放纵,还大喊这是要活出真我。

只有黑夜中面对空虚落寞的自己时才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张爱玲那样有能力和勇气活出真我,更多的时候是随波逐流而已!

每个人的归宿,终归都只能是自己!

张爱玲的每一个选择,看似不合常理,但是不得不说她的选择都是完全的忠于自己,我能感受到她最后的时光里,虽然暮年,离群索居,但是内心是富足而美好的,绝非那种凄凉。

因为一切的世间纷扰,红尘俗事,都打扰不了她,或者说她都不稀罕了,因为她都经历过了,更看透了!

看完或者了解张爱玲的一生,有的人觉得是孤独凄凉的,有的人觉得压抑,可我不得不说,内心有一种明亮而洒脱的喜悦。

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或者被习惯了为别人而活,快乐着别人的快乐,痛苦着别人的痛苦,临死也很少考虑过自己内心的感受,真正的问过自己如果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我羡慕,张爱玲有能力有毅力,忠于自己!

可世间,再无张爱玲!